甘肅電網逐“綠”行
據國網甘肅省電力統計顯示,一季度,甘肅省新能源總裝機5552.44萬千瓦,新能源裝機占比達到61.52%,位居全國第二;甘肅綠電“朋友圈”持續擴大,電力外送25個省市,新能源外送規模居全國第二。
與此同時,國網甘肅省電力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從綠能市場體系建設到生態優先行動自覺,走出了一條電網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相得益彰的和諧之路、創新之路、綠色之路。
多措并舉 守護綠色生態
國網武威供電以八步沙“六老漢”困難面前不低頭、敢把沙漠變綠洲的奮斗精神為指引,創新打造“電沙成金”——沙漠能源生態圈,提升沙區資源利用效率,治理沙區生態環境,實現生態治理、新能源發展、產業鏈延伸與鄉村振興協調發展新局面。其典型經驗在第五屆進博會、第27屆聯合國氣候大會、2023年中國品牌博覽會上發布。
劉家峽水電廠強化“河湖長制”責任落實,二十多年間累計在永靖縣南北兩山和庫區植樹100多萬株,綠化面積達3305畝,有效防治兩岸水土流失,對保護黃河流域水質、推動流域生態文明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劉家峽水電廠大力開展庫區漂浮物打撈保障壩前水質達標,平均每年清理各類漂浮物16000立方米,壩前水質長年達到Ⅱ類地表水水質標準。
持之以恒 維護物種多樣
張掖黑河濕地南依祁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作為中國候鳥三大遷徙路線之一的西線中段和全球八條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印度通道的中轉站,每年春秋兩季,都有大批候鳥飛抵張掖黑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或覓食“加油”或繁衍生息,場面蔚為壯觀。國網張掖供電聚焦化解線路與自然矛盾,深入實施“候鳥生命線”“生命鳥巢”公益品牌項目,通過安裝人工仿真鳥巢、環保型聲光驅鳥器、新型防鳥刺及遷移鳥巢等方式將傳統電網維護中的防鳥、驅鳥轉變為招鳥、引鳥、護鳥,在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同時,也守護了祁連山生態環境。
甘肅省隴南市裕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秦嶺山系與岷山山系交匯地帶,是物種交流的關鍵廊道,也是大熊貓、川金絲猴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擴散的主要通道。國網隴南供電把“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貫穿供電服務和線路運維日常,主動參與到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保護行列,將林區供電設施一一納入排查范圍,在清理樹障的同時,降低了大熊貓、川金絲猴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觸電傷亡率,形成隱患清單和立體化的線路臺賬,用全方位的可靠電力供應和服務保障,攜手共建美好生態。
精準管控 彰顯環保質效
國網甘肅電力依托“九大綠色建造示范工地”,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為總體目標,充分結合項目所在地人文地理條件,打造綠色精品示范工程,形成綠色建造技術清單、標準化圖集、管理手冊、評價體系等成果。新建工程全部按照綠色建造導則2.0標準建設,開展輸變電工程綠色建造星級評價認證。2023年,青海郭隆至甘肅武勝750千伏第三回線路、蘭州元山330千伏變電站2項工程榮獲電力建設工程綠色建造星級工程。
2024年,國網甘肅電力試點開展山丘區及水土保持敏感區水保一塔一圖設計和典型設計推廣應用,不斷加強生態敏感區、水土保持敏感區水保設計深度。同時完善電網建設項目環保水保“一卡通”和“一張表”管理考核創新機制,在工程轉序階段開展環保水保措施(設施)轉段驗收和生態環境修復銜接試點。推廣環保水保數智化應用,開展環保水保典型設計應用和無廢企業創建,協同推進電網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國電中星是電力檢測設備生產廠家,生產的產品種類多,型號齊全,提供專業的技術支持,電話4000-828-027。